当前位置:首页>盐城文化>正文

谁偷了我的侉子

时间:2025-09-29作者:盐城新闻网阅读:42分类:盐城文化

  深秋的南京,梧桐叶落了一地。在城北一个老小区略显破旧的车棚里,张伟(化名)已经站了快半个小时。他面前空荡荡的,只有几道模糊的轮胎印迹,和一小块比周围都干净的地面轮廓——那里本该停着他那辆墨绿色的长江750侉子摩托车。

  “就上个礼拜天的事。”他喃喃道,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恍惚,“我去楼上拿个头盔的功夫,下来就没了。”

  这不是普通的失窃案。在过去的三个月里,南京、杭州、成都等至少八个城市,类似的报案超过了二十起。失窃的都是同一种车——长江750,车迷们亲切地称之为“侉子”。这起系列盗窃案,因其目标的单一和特殊,在庞大的机动车失窃数据中,显得格外扎眼。

  **“那不是车,是半条命”**

  在南京莫愁湖附近的一家机车俱乐部,气氛有些凝重。十几个侉子车主聚在一起,烟灰缸很快就满了。他们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性,也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。

  “我那辆是92年的军版,跟了我十一年。”老陈用力吸了口烟,“我儿子就是听着它的排气声长大的。现在车没了,这小子比我还难受,天天问,‘爸爸,我们的侉子还能回来吗?’”

  另一位车主李斌接过话头,他的损失更为具体。“为了复原化油器,我托了五六层关系,才从江西一个报废厂老师傅手里弄到原装配件,光这就花了小半年。车上每一个螺丝,我都知道它的来历。”

  在这里,侉子不仅仅是代步工具。它笨重,最高时速很难超过八十公里;它落后,启动有时还需要拉风门;它不经济,百公里油耗能到七升。但在车主们眼中,这些“缺点”恰恰构成了它不可替代的魅力。

  “开汽车,你是被包裹着的,透过玻璃看世界。骑侉子,你是完全暴露在环境里的,风、雨、阳光、街边小吃的香气,甚至灰尘,你都直接感受得到。”一位网名叫“铁皮”的车主这样形容,“那种感觉,就像你和这座城市在真实地拥抱。”

  **消失的“活化石”**

  长江750,在中国摩托车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符号。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宝马R71。五十年代,根据中苏协议,图纸被引入中国,由洪都机械厂(后改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)开始生产,命名为长江750。

 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,这款造型古朴的边三轮摩托车,成为了中国城乡最常见的机动车辆之一。它曾是军队的标配,是公安干警的坐骑,是邮政投递员的伙伴,也是最早一批个体户走南闯北的“致富车”。它的发动机轰鸣声,几乎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活力的背景音。

  然而,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和城市禁摩范围的扩大,长江750在2009年正式停产。保有量从巅峰时期的数十万辆,锐减到如今估计不足万辆,其中车况良好、手续齐全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
  “它是一台‘活化石’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械工程师评价,“它身上保留了大量二战时期摩托车的技术特征,比如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、轴传动、身体右侧那个标志性的‘侉子’(边斗)。研究它,就像在读一本中国工业发展的简史。”

  正是这种稀缺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,让完整的、保养良好的长江750在黑市上的价格水涨船高。据一位资深的二手车商透露,几年前几千块都没人要的报废车,现在一台成色好的能卖到三四万元,一些经过精心改装和复原的精品,价格甚至能突破十万元。

  **谁在觊觎“老古董”?**

  警方目前对此系列案件持谨慎态度,尚未发布官方通报。但据一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人士透露,窃贼显然是有备而来。

  “作案手法非常专业,基本都是用专业的液压剪破坏锁具,然后用货车直接运走,整个过程很短,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长江750。”该消息人士分析,“这不像零散的、随机的小偷小摸,背后很可能有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伙在操控,针对性地收集这种车型。”

  那么,这些被偷走的侉子,最终流向了哪里?业内推测,主要有几个去向:

  一部分车况较好的,可能被重新打磨、翻新,流入国内的复古机车收藏圈或改装圈,被当作“藏品”交易。由于正规来源的车越来越少,这种非法渠道的“货源”便有了市场。

  另一部分,则可能被拆解成零件。长江750的零配件早已停产,很多损坏的车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配件而无法修复。因此,一个原厂的化油器、一个完好的车架、甚至一套有年代感的仪表盘,在特定的圈子里都能卖出不菲的价格。

  还有一种可能,是流向海外市场。在欧美和日本的复古机车爱好者群体中,长江750因其独特的东德/苏式设计风格和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,拥有不少拥趸。一台有故事、品相好的长江750,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远超国内。

  **不仅仅是案件的追踪**

  失窃案的发生,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侉子车主圈子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。各地的车友群纷纷组建了“联防群”,共享可疑人员和车辆的信息。有人自发整理了防盗指南,建议加装GPS定位器和机械锁具。更有一些情绪激动的车主,开始用“偷车贼死全家”这样激烈的言辞在网络上宣泄。

  然而,在这些愤怒与焦虑的背后,一种更深层次的失落与无奈正在蔓延。

  “就算车找回来了,又能怎样呢?”车主李斌苦笑着问,“很多城市的核心区域,我们这种排放标准的摩托车根本进不去。它就像个不合时宜的‘老家伙’,被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远远抛在了后面。”

  他的疑问,指向了一个比车辆失窃更为复杂和沉重的现实。长江750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、那种生活方式,正在不可逆转地渐行渐远。盗窃案,只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,加速了这个告别的过程。

  在南京城东一个僻静的修车铺,老师傅王建国(化名)正在给一辆老旧的侉子更换离合器片。他的铺子里,堆满了各种型号的长江750配件,像一个小型的博物馆。

  “年轻时,我这铺子门口每天都停满来修的侉子,热闹得很。”王师傅一边用扳手拧着螺丝,一边头也不抬地说,“现在,一个礼拜也见不到几辆喽。车老了,会修的人更老啦。”

  当被问及对近期盗窃案的看法时,他停下了手里的活,用沾满油污的手套擦了擦额头的汗,望向远处。

  “有人偷车,是因为它还有人要,还有人觉得它值钱。从这点上说,不知道是这车的幸运,还是不幸。”

  夜幕降临,张伟又一次来到那个空荡荡的车位前。他说,他还会继续找下去,不仅是为了那辆价值数万元的摩托车,更是为了找回那段附着在轰鸣声上的记忆,那段由钢铁、汽油和青春共同构筑的时光。

  而《谁偷了我的侉子》这个命题,答案或许不仅仅指向那几个躲在阴影里的窃贼。它也在质问着一个飞驰的时代:当一切都在追求更新、更快、更智能时,我们是否也在不经意间,弄丢了某些笨拙却真诚、缓慢却深沉的东西?

上一篇:深入敌后

下一篇:谢利

相关文章:

1.清宫秘史2025-09-29

2.深海越狱2025-09-29

3.深海之战2025-09-29

4.深度恐惧2025-09-29

5.贞子3D续集2025-09-29

6.贝尔女巫萦绕2025-09-29

7.请别相信她2025-09-29

8.谁偷了我的侉子2025-09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