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深度报道>正文

甜蜜幼儿园

时间:2025-09-20作者:盐城新闻网阅读:39分类:深度报道

 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幼儿教育创新案例分享会上,一部名为《甜蜜幼儿园》的纪实影像作品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部由地方教育部门与影视工作者联合制作的纪录片,以某省会城市一所普通公立幼儿园为拍摄对象,通过长达一年的跟踪记录,展现了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。该片目前已在多个教育平台免费展播,累计播放量已突破百万次。

  镜头跟随小班新生杨晓玥的成长轨迹缓缓展开。开学第一天攥着妈妈衣角哭泣的小女孩,在三个月后已经能自信地带领小伙伴整理玩具区。这种变化得益于幼儿园推行的“情感浸润式”教育模式。园长李淑萍在片中解释道:“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,更注重让孩子在生活情境中自然习得能力。比如通过分组打理植物角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记录,更理解了责任与协作的含义。”

 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“彩虹厨房”特色课程。孩子们系上迷你围裙,用安全厨具制作水果沙拉时,数学概念中的分类、计量变得触手可及。家长王女士在采访片段中感慨:“原来孩子总抗拒数学,现在居然主动要求称量面粉,说要做‘最圆的饼干’给奶奶吃。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特别神奇。”

  该园独特的空间设计同样值得关注。教室内外随处可见低矮的观察窗、不同材质的触摸墙,以及依循儿童视线高度设计的作品展示架。设计师团队表示,这些细节都是为了实现“环境即教育”的理念,让每个角落都成为探索世界的窗口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影片并未回避教育过程中的挑战。面对特殊需求儿童的融合教育问题,教师团队定期开展个案研讨,量身定制适应方案。片中记录了一名自闭症谱系儿童从孤立到逐步参与集体游戏的过程,班主任反复调整引导策略的细节令不少观众动容。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专业支撑。”特教辅导员在片中这样说道。

  随着影片的传播,其展现的家园共育模式也引发讨论。幼儿园每月举办的“家长工作坊”,让父母亲身体验儿童游戏的价值。父亲节特别活动中,爸爸们用积木搭建理想家园时,首次意识到建构游戏对空间思维发展的作用。这种让家长从教育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的做法,有效缓解了育儿焦虑。

  教育专家指出,《甜蜜幼儿园》的价值在于真实呈现了学前教育改革的微观实践。没有炫目的技术包装,而是通过日常教育场景的细腻捕捉,展现了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教育本质。片中孩子们在沙水区专注探索物理现象的神情,在角色扮演区自发协商解决问题的过程,都成为诠释“游戏化学习”理念的最佳注脚。

  目前该片已纳入多地幼儿教师培训资料库,许多幼儿园组织集体观摩后开展了教学反思。有教师表示:“看到片中孩子如何通过反复尝试解决积木倒塌问题,意识到我们过去太急于给出标准答案了。”这种教育观念的重塑,或许正是影片产生的深层影响。

 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,学前教育质量愈发受到社会关注。《甜蜜幼儿园》所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参考,更启发了对童年价值的重新审视。正如片尾字幕所呈现的:“每个孩子都自带光芒,教育要做的只是点亮而非塑造。”这种尊重儿童主体性的教育哲学,正是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要义。

  该片制作方表示,后续将推出教师版纪录片,深入展现教育行为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反思过程。这份持续记录学前教育变革的执着,或许能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启迪,让更多幼儿园真正成为童年成长的甜蜜港湾。

上一篇:生命因爱动听

下一篇:第三种爱情

相关文章:

1.2025-09-29

2.深宅未醒2025-09-29

3.深宅大院2025-09-29

4.深入敌后2025-09-29

5.诺丁山2025-09-29

6.征信暴情2025-09-27

7.影子勇士1(普通话版)2025-09-27

8.黑夜入侵者(普通话版)2025-09-27